占布拉道尔吉(1792-1855),杰出蒙药学家,内蒙古奈曼旗人,著有《蒙药正典》一书,记载了879种药材,分为八部二十四篇。书中对每一种药材都注明了蒙、藏、汉及满文名称,并较详细地说明了产地、形态、性味、功能等,还附有579幅插图。2009年占布拉道尔吉被评蒙古族十大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占布拉·道尔吉(以下或称“占氏”),中国十九世纪著名蒙药学家。其药学巨著《医病甘露无误识别善巧明鉴所现妙状·华丽眼饰》多译为《蒙药正典》,被学界誉为“蒙药学的《本草纲目》”,与著名蒙医药学家伊希巴拉珠尔的《甘露四部》,敏如尔·占布拉的《方海》并列为“蒙医药学三大经典著作”。因之,占布拉·道尔吉被誉为“蒙古民族的李时珍”。
占氏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生于外藩蒙古内扎萨克奈曼旗(现属内蒙古通辽市),卒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奈曼旗第九代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巴喇楚克的次子,其母名叫巴拉谟。
占氏既是札萨克郡王的王子,又具有博尔济吉特氏黄金家族的嫡传血统。其族谱的先祖中,赫然开列着:奈曼旗第一任札萨克达尔汗郡王衮楚克,奈曼部始祖额森伟徵,蒙古达延汗巴图孟克,等等。再向上追溯,则是蒙元帝国的监国托雷。算起来,占布拉·道尔吉是成吉思汗的三十世孙。
占氏家族的堂叔伯先辈亲族中,最有名的要算林丹汗这位颇惹争议的历史人物。晚辈中最有名的,是道光皇帝的固伦额驸、奈曼旗第十一代札萨克郡王德木楚克扎布,他去世后皇翁还给他追赐了一个亲王衔。其实,侄系晚辈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末代奈曼旗札萨克苏珠克图巴图尔,他的殊荣大多是清亡民初时获得的,曾被民国政府授予“遐威将军”称号等,后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4年)因拥护冯玉祥等部的“五原誓师”而被张作霖敕令出京,后数月病逝——可惜占氏家族这个颇为出色的后人只活了三十八岁。也许,在层出不穷的英武后辈身上,占氏家族所传袭的亲族基因因为代际更替和与异姓的通婚已经很“稀薄”了,但就像遥远的大河下游依旧能够映印出源头冰川的清冽讯息一样,我们依此仍能对占氏的高贵人格获得某种推知。
除了显赫的爵位、嫡传的黄金家族血统,占布拉·道尔吉的姻亲关系也颇值一说。十九岁,他迎娶了喀喇沁右旗(现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第十任札萨克郡王满珠巴咱尔的女儿。该岳翁于公元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成为定亲王绵恩的额驸,一度官至御前行走;其后人色伯克多尔济和旺都特那木济勒亦都娶皇家女,在清廷中爵至高位。其实,古老的蒙古喀喇沁部,先祖乃成吉思汗“四狗”之一的开国勋臣者勒蔑。者勒蔑或许也是一位“准蒙医”,据《蒙古秘史》记载,有一次出战,成吉思汗颈部受伤失血过多,紧要关头,他对身边的将士说:“我的血快干了,我好渴!”,者勒蔑不顾安危冲破敌阵,抢来一壶奶酪,让大汗喝下,挽救了大汗。传统蒙医惯用酸马奶抢救失血性休克,这则故事中者勒蔑冲进敌阵没有抢到酸马奶,抢来奶酪掺了水让大汗喝下,也发挥了类似的疗效。因为至为忠诚和骁勇猛利,者勒蔑深得大汗器重,以至与成吉思汗成了儿女亲家。自此,者勒蔑这个异姓家族得享蒙古黄金家族的礼遇,且从那时起,与显贵结亲似乎成了这个家族的频繁福报,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末时候,末代喀喇沁郡王(民国时晋为亲王)贡桑诺尔布成为占氏姻亲后辈中最出类拔萃者。他在清末兴办新学和实业颇有声色。尤其是办学之举,与近邻的蒙古科尔沁部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兴办蒙古新学的做法不谋而合,开漠南蒙古现代教育之先河,为晦暗的清末北方游牧民族教育史增添了一抹摇曳的亮色。占氏的岳父满珠巴咱尔一生勤恳效忠,被乾隆皇帝赐予亲王品级,是喀喇沁右旗自清初以来第一位享亲王爵的执政者——札萨克。
就在占布拉·道尔吉迎娶近邻的喀喇沁郡主的前一、两年,在稍稍远邻的清皇家狩猎场——木兰围场的一次秋狝中,年轻的占氏在嘉庆皇帝视力所及或耳根能闻的某种近因事件上表现出色,被封为“都统令”一类的小武官官职。看来除了命中注定的祖荫,占氏个人也颇具致仕所需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