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构筑“四个优势”发展壮大蒙医蒙药产业 通辽日报 2020-07-24 15:00:17

我市着力构筑政策环境、服务网络、服务能力、产业集群四个方面优势,不断推进扶持和促进蒙医药事业发展。

政策扶持方面,我市着力打造蒙医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我市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出台《蒙医药事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蒙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蒙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通辽市蒙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资金支持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市向国家、自治区争取蒙医药产业项目资金1.56亿元,其中蒙医医院建设资金1.16亿元,蒙药产业项目建设资金4000万元。从2013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划拨3000万元作为蒙医药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实施打造“名企、名药、名院、名医”“四名”工程,进一步推进了蒙医药产业化进程。2016年,市政府向自治区申报了通辽市蒙药及生物医药产业创投基金和内蒙古恒石生物产业创投基金,目前已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基金设立后,国家和自治区对我市生物制造和蒙药及生物医药这两项产业领域的参股投资将达到1.33亿元,吸纳社会资本2.37亿元。基金的设立将充分放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对新兴产业、企业的投入,培育壮大特色蒙医药产业发展规模,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服务网络方面,我市着力构建蒙医四级服务网络。我市所有综合医院、90%以上的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都设有蒙中医科,80%以上的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蒙中医药服务。正在建设全区最大的蒙医中心医院,占地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计床位970张,规划投资15亿元,明年可完成一期主体工程。通过国家、自治区等建设项目的支持,全市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市蒙医医院为龙头、旗县蒙医医院为骨干、苏木镇卫生院为基础、嘎查村卫生室为补充的蒙医四级服务网络初步建立。2015年12月,通辽市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基层蒙中医药工作先进市”。

服务能力方面,我市着力培育名蒙医蒙医名科。我市有国家级蒙医药重点专科6个(蒙医血液病科、蒙医心血管科、蒙医脑病科、蒙医传统疗术科、蒙医骨伤科、蒙医临床药学),自治区级蒙医重点专科5个(蒙医心血管内科学、蒙医血液业内科学、蒙医脑病科学、蒙医骨伤科学、蒙药药理学实验室)、市级蒙医名科15个。包金山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为“国医大师”,金玉等3人蒙医工作室被评为自治区级名蒙医工作室,27人被评为自治区基层名蒙医,建设了35个基层蒙(中)医馆。

产业集群方面,我市着力构建蒙医药特色产业链。近几年来,我市蒙医药产业初具规模,特色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活力和发展潜力日趋凸显。在全国大规模专业生产蒙药的5家企业中,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模最大、内蒙古库伦蒙药厂建厂最早,两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目前,通辽市蒙药品种有丸剂、片剂、颗粒剂、散剂、硬胶囊剂、口服液等六大类,是全国蒙药生产品种最全的地区。其中,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蒙药品种达到240多个,其中量产的品种50多个,包括保利尔胶囊、珍宝丸、暖宫七味丸等产品;库伦蒙药有明目二十五味丸等14个独家品种,回生第一丹胶囊等1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及104个有批准文号的品种,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产品48个,非处方药产品36个。

蒙医药之都官方微信公众号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蒙医药之都官方小程序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小程序
蒙医药之都快手官方账号
使用快手扫描二维码,关注@展会
蒙医药之都抖音官方账号
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关注@展会
蒙医药之都官方微信订阅号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