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暨内蒙古(通辽)第四届蒙医药产业博览会在通辽市文体广场隆重开幕之际,小编就陪你一起走进内蒙古民族大学博物馆。
让我们通过一株株药材,一件件标本,和一代代蒙医们留下来的老物件来感受我们蒙古族先辈们独特厚重的医药文化......
第一个展厅里就有好多的老物件,有的让小编感觉很新奇,有的又让小编感觉很亲切,来到了这里才能真正感觉到蒙医药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清代和辽代的药用熏炉
民国时期的碎药石缸,从缸的体量上就不难看出咱们蒙医药的受欢迎程度
民国时期的白釉小药瓶
清代药勺,据说不同药性的药材要用不同材质的药勺哦
磨药的石磨
看看清代手抄的医药书上的书法,小编真的是无地自容
看看这些清代的小火锅和奶茶壶,吃货朋友们是不是感觉亲切多了,食疗进步也是咱们蒙医药最拿手的绝活呢
除了老物件,蒙医药馆内还展出了种类齐全的蒙医药的药材标本,让从小就只认识人参灵芝的小编大开眼界,一起来看看在神奇的蒙医药领域都哪些东西可以入药吧!
满满一墙的草药标本,小编悄悄剧透一下,好多药材都是跟中药通用
这里就就是草药成品后的样子
牦牛心、熊胆、大鹿茸!
灵芝、肉苁蓉
展厅内还展出了可以入药的动物标本,并在旁边标明了药用部分和药效
图为嘉宾参观动物标本
在咱们蒙医药系统,最神奇的事是好多矿物质也可以入药,看着这么大一块绿松石,小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串,准备回去查查怎么吃~
展厅内除了实物展品还详细介绍了蒙医药悠久的历史,让人对蒙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历史文化展厅
伊喜巴拉珠尔一生学术造诣深邃,著有八大卷五十八部约四百多万字,其中《甘露之泉》、《甘露医法从析》、《甘露点滴》、《甘露汇集》、《医药水晶鉴》堪称蒙医学经典著作。伊氏获取藏医、印度医、中医之精华,创造并提出了蒙医理论,为近代蒙医理论奠定了基础。
国医大师苏荣扎布、包金山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发扬光大蒙医药文化遗产使其走出草原,走向世界
蒙汉文版的蒙医传统服药十法则
展厅中还还原了蒙医问诊时的情景
看了这么多,乡亲们对蒙医药的兴趣是不是又加深了呢。本届蒙医药产业博览会还在继续,小编和同事们会随时跟进报道。关注蒙医药——关注中国通辽网,获取2018年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暨内蒙古(通辽)第四届蒙医药产业博览会第一手信息。我们不见不散。